《产业园区低碳发展理论与实践》

《产业园区低碳发展理论与实践》

  • 课程编号:5262
  • 课程共 233 页
  • 课程格式:PDF  
  • 最近更新:2023年05月04日

电子书内容简介
本书以问题为导向,围绕“什么是?怎么建?怎么评?怎么推?”这一主线,即“什么是低碳产业园区?产业园区如何低碳发展?低碳产业园区如何评价?如何推进产业园区低碳发展?”等关键问题予以解答,系统归纳产业园区低碳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框架,为产业园区低碳转型提供指导,为政府部门推动产业园区低碳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作者: 吕斌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
ISBN: 9787517705864
定价: 59.80

面对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发展压力,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将生态文明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中国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以及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导致中国环境恶化、二氧化碳排放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当前,中国仍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若沿袭当前的发展路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依然有很大的增长潜力,环境问题和气候变化问题将进一步加剧。特别是继《京都议定书》后第二份具有国际法律效力的框架性文件《巴黎协议》的达成,标志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正在迎来新的局面。加速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探索“低能耗、低排放、高增长”的低碳发展模式是中国落实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园区经济模式成为地方推动产业发展的主要选择,产业园区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4年6月,全国共创建国家级产业园区466家,省级产业园区1165家。产业集聚的特征使得产业园区不仅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更是能源消费、碳排放以及污染物排放的集中区域,特别是以高载能产业为主的产业园区,能源消费、碳排放以及污染物排放水平在所在地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同时,产业园区也发挥着新兴产业发展平台、技术研发和应用平台、产品创新平台等作用、随着生活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强化,部分园区已经高度”产城融合”。可以说,推动产业园区低碳发展意义重大,不仅有利于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更有望在经济新常态下围绕产业革命、技术革命、能源革命、生产革命乃至消费革命形成突破。
为探索形成产业高度集中、地区行业特色鲜明、碳生产力高的园区低碳发展模式,2013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启动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推动产业园区低碳转型。通过跟踪试点工作进展以及实地调研,了解到当前产业园区在低碳发展和转型方面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特别是近年来国家经济处于“转型期、换挡期”,各试点创建进展不一,部分试点工作推进不畅,甚至依然停留在理念阶段。总的来说,产业园区层面对于低碳发展的认识、理解和具体落实能力等均有待提高,亟需予以系统支持。
为了助力产业园区低碳转型,强化各方面意识,本书以问题为导向,围绕“什么是?怎么建?怎么评?怎么推?”这一主线、即“什么是低碳产业园区?产业园区如何低碳发展?低碳产业园区如何评价?如何加速推进产业园区低碳发展?”等关键问题予以解答,系统归纳产业园区低碳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框架,为产业园区低碳转型提供指导,为政府部门推动产业园区低碳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全书共包括六个核心章节。第一章概述了产业园区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等。第二章在总结已有产业园区低碳发展及低碳产业园区概念的基础上,辨析了生态工业园区、园区循环化改造和产业园区低碳发展的联系和区别,研究探讨了低碳产业园区的定位与内涵。第三章剖析了产业园区主要碳排放源,分析了影响园区低碳水平的主要因素,总结了园区低碳发展的总体思路,并基于51家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的相关数据,对园区进行分类,提出了不同类型园区低碳发展的基本路径及工作重点。第四章在明确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原则、思路及步骤的基础上,提出了“Goal-Approach-Support”模型,以产业园区低碳发展理论分析、影响因素分析、路径分析为依据,构建了产业园区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按照“一套指标、不同权重、分类指导”的总体思路,采用模糊—德尔菲法对指标体系予以赋权,通过权重的差异,形成了综合类产业园区、高载能类产业园区、低载能类产业园区三套评价指标体系。在系统调研的基础上,第五章选择苏州工业园作为案例,系统总结其低碳发展的实施途径和经验,给其他园区提供借鉴。第六章研究提出了推动产业园区低碳发展的政策建议。此外,针对产业园区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不统一、可比性差的问题,本书提出了一套统一的、符合产业园区实际情况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
本书是在相关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炼形成,由康艳兵指导,吕斌负责执笔。赵盟、熊小平、廖虹云、姚明涛、张伟等参与了部分课题研究工作。在本书的研究和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赠款及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等项目的支持,得到了李高、田成川、华中、吴晓华、王永治、戴彦德、苏明、魏一鸣、白荣春、徐志强、潘家华、王忠敏、何平、温宗国、陈洪波、赵明、刘强、顾成奎、张诗雨、王东、张建宇、马文杰、孙静霞、郁聪、郭元、胡秀莲、任东明、周伏秋、杨宏伟、焦健、王健夫、王科、张敏高、张贤、曹敏、张金良、樊静丽、孟辉等领导和专家的鼓励、指导、支持和无私的帮助;并得到了相关产业园区特别是苏州工业园的积极配合。借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特别致谢参与指标体系调查并提出宝贵建议的46名专家!
本书力争为产业园区推动低碳发展提供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但由于时间和水平所限,加上数据支撑不足,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产业园区低碳发展理论与实践》

《产业园区低碳发展理论与实践》

《产业园区低碳发展理论与实践》

《产业园区低碳发展理论与实践》

《产业园区低碳发展理论与实践》

《产业园区低碳发展理论与实践》

《产业园区低碳发展理论与实践》

《产业园区低碳发展理论与实践》

《产业园区低碳发展理论与实践》

《产业园区低碳发展理论与实践》

《产业园区低碳发展理论与实践》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